日期:2023/02/15 18:02 來源:甘肅省委宣傳部
字號:[大][中][小]
甘肅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扛起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政治責任。2019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黃河蘭州段時,稱贊“黃河之濱也很美”。近年來,祁連山生態保護“由亂到治、大見成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交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甘肅答卷”。
圖14:加大祁連山生態整治與保護力度。2017年至2021年,落實祁連山生態保護資金195億元,整改任務如期完成。圖為祁連山下的山丹軍馬場。
背景資料:山丹軍馬場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冷龍嶺北麓的大馬營草原,于公元前121年由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始創,地跨甘青兩省,總面積329.36萬畝,是亞洲最大的軍馬繁育基地。目前,山丹馬場區域內高寒草甸植被蓋度達97.6%,山地草甸植被蓋度達96.92%,溫性草原植被蓋度達80.61%,野生動物種群大幅度增加。2019年8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農發山丹馬場有限責任公司一場,參觀場史館,了解馬場歷史沿革和改革發展情況。他指出,保護好祁連山的生態環境,對保護國家生態安全、對推動甘肅和河西走廊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近年來,甘肅堅決扛起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政治責任,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整治生態問題,將祁連山生態保護修復和治理抓實、抓細、抓出成效。印發實施《甘肅省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考核工作實施方案》,開展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考核,推動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由問題整改轉為常態化長效監管、由“大治”轉向“長治”。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的整改整治被生態環境部評價為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的“博物館”“教科書”。
圖15:樹牢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切實保護自然資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圖為位于甘肅省張掖市境內的丹霞地貌。
背景資料:甘肅張掖世界地質公園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復合區。2022年9月,張掖彩色丘陵世界自然遺產名錄申報工作正式啟動,這是甘肅省提出申報的第一處世界自然遺產,申報范圍以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七彩丹霞景區為核心,該景區享有“中國彩虹山”“中國最美的丹霞地貌”等殊榮。
甘肅位于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結合部,地質結構復雜,地貌多樣,境內廣布著種類較多而獨具特色的地質遺跡。主要有古生物化石、典型地層剖面、巖溶地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冰川地貌以及重要的礦山遺址、地質災害遺跡等。為使寶貴的地質遺跡資源在不改變原有面貌和性質的前提下得到有效保護和利用,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甘肅不斷規范地質公園建設管理,加強地質公園申報和建設工作,切實提高地質公園規劃編制水平,嚴格管控地質公園各項活動,強化地質公園監督檢查,充分發揮地質遺跡資源服務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從2001年開始,甘肅選擇典型地質遺跡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并審批省級地質公園。截至2021年底,已經建立了12個國家級地質公園和24個省級地質公園,其中2個國家級地質公園獲批世界地質公園稱號。
圖16:堅決擔起黃河上游生態保護責任,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黃河干流甘肅段國控出境斷面水質連續6年穩定達到Ⅱ類。圖為素有“高原之肺”之稱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阿萬倉濕地。
背景資料:阿萬倉濕地,又名貢賽喀木道濕地,藏語意為貢曲、賽爾曲、道吉曲三條河流與黃河匯流之地。近年來,甘肅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擔好上游責任,展現上游作為。制定《甘肅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條例》,在全國率先啟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與污染現狀調查,建成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基礎數據庫。安排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18.3億元,實施了109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良好水體保護和水源地規范化建設項目,開展黃河流域干流生態補償,與上下游4省份建立跨界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全面完成沿黃30個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累計完成29臺1081.5萬千瓦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沿黃54座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甘肅黃河流域14條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均達到長制久清目標。“十三五”以來國家下達的9項約束性指標全部超額完成,黃河干流甘肅段全流程達到Ⅱ類,出境斷面水質連續6年穩定達到Ⅱ類。2021年黃河流域41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2.68%,空氣質量總體穩步改善,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環境風險有效防控,各項約束性指標達到了國家考核目標要求,確保“一河清水向東流”。
圖17:全方位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蘭州藍”成為甘肅靚麗名片。蘭州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從2013年的193天增加到2021年的296天。圖為藍天白云下的蘭州市區。
背景資料:近年來,蘭州市通過實施“環境立法、工業減排、燃煤減量、尾氣達標、揚塵管控、生態增容、清醒空氣、能力提升”八大治污工程,優化產業、能源、交通和用地結構,完善治污法規體系,加強管治能力建設,趟出了一條“蘭州模式”的治污路,工業污染排放總量削減60%以上,城區清潔取暖面積比重達到80%以上,冬季燃煤污染顯著減輕,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從2013年的193天增加到2021年的296天,“蘭州藍”成為“常態藍”。
2018年以來,甘肅省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污染防治攻堅方案,組織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和柴油貨車治理等標志性戰役,以及禁止洋垃圾入境等專項行動,各項約束性指標和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全面完成,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在國家2019年度、2020年度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均取得“優秀”等次。
注:
1.所有圖片僅限用于主題成就展相關宣傳,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2.如需高清大圖,請點擊鏈接:https://pan.baidu.com/s/10bSU05ihbHbpfIi8VopFPA,提取碼:dycc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