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1/14 15:01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號:[大][中][小]
近日,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暨中國精神文明網創辦20周年座談會在京召開。網絡文明建設再次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文明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國網絡文明建設頂層設計逐步完善,黨的創新理論網上傳播入腦入心,網絡空間文化培育創新深入開展、道德建設蔚然成風、行為規范更加完善、生態治理有力有效……網絡文明猶如縷縷春風吹遍祖國大江南北,為同心共筑中國夢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構筑網絡文明新家園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石。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其文明程度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就是要營造一個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網絡環境,讓網絡成為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的平臺。多年來,中國文明網及“文明+”矩陣推出了網上“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新時代網絡文明建設公益廣告征集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歌曲傳唱”等網絡文明主題活動,線上線下網民積極參與,無疑為構建和諧社會集聚起堅實的群眾基礎,也為全社會公民共同承擔起維護網絡文明的責任提供不竭源泉。
構筑網絡文明新家園是保障人民群眾權益的必然要求。網絡空間的健康發展,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在數字化信息時代,網絡空間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構筑網絡文明新家園不僅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保障人民權益的必然要求。網絡文明建設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它不僅能夠提供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還能促進信息的自由流通和知識的共享,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和表達權。然而,網絡空間也面臨諸多問題,虛假信息的傳播、網絡欺詐、侵犯隱私等問題不僅擾亂了正常的網絡秩序,更對社會風氣和人們的價值觀產生了負面影響。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刻不容緩,必須通過網絡立法、技術更新、教育治理等手段,打擊網絡犯罪,維護公民信息安全,確保人民的網絡權益不受侵犯。
構筑網絡文明新家園是增進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途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網絡已成為國家形象和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展示窗口。《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等精品力作以廣大網友喜聞樂見的方式,將大國治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度融合,廣泛傳播,引起共鳴;國潮文創、古風漢服、國潮音樂等成為網絡時尚,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京戲云劇場”“非遺里的中國”“數字中軸”“數字故宮”“云游長城”等多維度展現中國網絡文化之精深。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借助數字技術“活”起來,滋養著億萬網民的精神世界。我們通過網絡文明建設,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發展理念、文化特色和社會進步,也進一步增強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認同感和好感度。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興。構筑網絡文明新家園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和每一個公民共同努力,依法上網、文明上網、理性上網,爭做新時代中國好網民,共同營造文明、健康、有序、清朗的網絡環境,為推進新時代網絡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朝陽門工作室 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