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03 16:03 來源:學習強國甘肅學習平臺
字號:[大][中][小]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厚養禮葬,民風益清。殯葬改革是一項重大民生事業,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關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關系黨風政風民風。
近年來,金昌市金川區民政局大力推行文明節儉治喪、節地生態安葬、文明低碳祭掃,從殯、葬、祭三個環節積極穩妥推進殯葬領域移風易俗,全面推動金川區殯葬事業高質量發展。
“過去我們到了節日前后都是燒紙錢,有人認為燒紙越多,越能體現對先輩的尊敬,很多人出于被迫接受的從眾心理,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祭掃開支。現在有免費領祭祀鮮花的活動,不僅無損于表達哀思、紀念先人的心意,也能讓祭祀更加綠色、文明。”龍門里社區居民聶女士告訴記者。
據了解,金川區不斷強化殯葬服務與管理,多措并舉以“善政”促“善治”。明確行業主管與部門監管責任,加強技能培訓與人文關懷,推動殯葬服務轉型升級,提升群眾滿意度。針對重點場所,聯合多部門開展監督檢查,整治迷信服務、超范圍經營等問題,整肅市場秩序,促進健康發展。
同時,激發基層自治活力,充實基層自治組織力量,提升自主性與能動性,引導群眾自覺摒棄喪葬陋俗,接受殯葬新風。通過建立健全紅白理事會和村規民約,將殯葬移風易俗納入鄉村文明建設,形成文明節儉辦喪事的良好風尚。
建立完善鎮(街道)具體負責、村(社區)抓落實的機制,發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完善操辦喪事“報備+簡辦”制度,督促黨員干部以身作則,帶頭宣傳落實殯葬改革相關規定,共同推動金川區殯葬服務與管理水平邁上新臺階。
金川區將殯葬移風易俗納入鄉村文明建設
此外,金川區積極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確定金昌市三角城陵園、金昌市龍景山公墓為節地生態安葬定點服務單位,簽訂服務協議,減少土地資源消耗,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規劃建設公益性公墓和集中安葬區,優化殯葬設施布局,實現全覆蓋。
同時,分類施策整治散埋亂葬,推動《金川區規范和加強農村殯葬管理工作實施意見》實施,通過存量整治、增量控制、適當獎補等措施,開展治理工作。引導群眾轉變觀念,實現集中安葬,由鎮、村引導新增死亡人員進入公墓和安葬區。輔以補貼,引導群眾接受集中安葬,力爭10年內有效治理散埋亂葬,推動殯葬管理規范化。
據金川區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2024年以來,已逐步引導群眾接受文明低碳祭祀觀念,使群眾由實物祭祀轉移到對逝者的精神文化傳承上來。除夕當天,金川區6個街道共設置8個鮮花祭祀點位,向廣大居民發放免費祭祀鮮花1300余支,同時開展文明祭祀主題活動,有效推動祭掃綠色轉型。
下一步,金川區民政局將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持續穩妥推進殯葬改革,深化移風易俗,以文明健康、綠色生態為導向,加大宣傳和引導力度,增進人民群眾的思想認同、價值認同和文化認同,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動全區殯葬領域移風易俗工作常態化、長效化,助力打造和合善治的文明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