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13 11:03 來源:甘肅省文明辦
字號:[大][中][小]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實全國、全省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甘肅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聯合甘肅文明網即日起開展甘肅省精神文明建設機制創新案例網上展示活動,旨在通過聚焦工作機制、豐富工作載體、打造優質品牌等創新舉措,進一步做優做強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創新、亮點工作,為推動新時代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鮮活經驗、特色做法和生動實踐。
甘肅:改進創新三項機制 為文明創建賦能增量
甘肅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立足職能定位和職責使命,堅持把機制創新作為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一招”,建立專項工作機制、健全五大常態機制、完善評估反饋機制,持續為全省文明創建賦能增量,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中展現新作為新擔當。
堅持改進創新,建立專項工作機制。甘肅牢固樹立系統思維和全局觀念,充分發揮精神文明建設專項工作機制作用,既要“分兵把口、各管一攤”,又要靠前一步、密切配合,齊心協力、凝聚合力做好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一是迅速建立機制。認真貫徹機構改革統一部署,起草印發《甘肅省精神文明建設專項工作機制》,設立由省委組織部等40家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專項工作機制,統籌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研究制定各成員單位主要職責分工,組織召開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專項工作機制第一次全體會議,為合力推動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奠定堅實基礎。二是制定三項制度。精神文明建設專項工作機制制定出臺了請示報告制度、分工協作制度、督辦落實制度三項制度,確定了專項工作機制各成員單位涉及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工作、重要活動,及時向專項工作機制請示報告,重大事項會議研究,明確了專項工作機制各成員單位職責,建立信息互通、溝通協調、工作協同機制,形成分工協作、齊抓共管工作格局。三是形成工作合力。充分發揮專項工作機制牽頭抓總作用,有效擔負起規劃指導、協調推進、組織推動全省精神文明建設的職責任務。激發專項機制成員單位、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推動資源整合、力量融合、業務聚合,促進相互流通、共享共用,形成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
注重常態長效,建立五大工作機制。深入實施文明甘肅建設六大工程,特別是文明創建工程,堅持創建為民、創建利民、創建惠民原則,建立巡回指導、聯系包抓、結對幫創、交叉互評、民意調查等五大機制。一是巡回指導機制。采用“四不兩直”方式,每年對各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至少開展1次有針對性的實地指導、現場輔導,及時指出存在的短板、弱項,對直接影響和制約創建工作的疑難問題,第一時間向提名城市進行反饋。同時,協調全國知名創建專家赴張掖、崇信、肅南等市縣開展專題培訓、專業指導。二是聯系包抓機制。結合“三抓三促”行動、黨紀學習教育活動,實行領導聯系包抓提名城市機制,深入包抓城市指導創建工作全年累計12次,并及時協調督促解決存在的問題。三是結對幫創機制。持續完善“文明”幫“提名”幫建工作模式,蘭州、金昌、嘉峪關3個全國文明城市,與敦煌、肅南、玉門等9個縣級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進行結對幫創。通過派員指導、座談交流、現場觀摩學習等形式,手把手幫助縣級提名城市迅速提升創建能力。四是交叉互評機制。按照全國文明城市評估標準,組織各提名城市每季度最后一個月開展一次交叉互評,根據互評情況進行有針對的指導,推動各城市“走出去、請進來”實地交流互學26次。五是民意調查機制。將群眾反饋問題作為改革的驅動力,每年6月和11月分別對各提名城市開展2次創建工作民意調查,及時了解社情民意、用心用情為民辦事,致力于打破信息壁壘和自我滿足的狀態,文明創建質量和民眾滿意度明顯提升。
強化動態管理,完善評估反饋機制。健全以規范化、科學化年度評估反饋為重點的反饋機制,督促推動各提名城市進一步對標對表評估標準要求,找準問題不足、短板癥結,著力抓好整改、提質增效。一是聚焦問題導向抓突破。通過評估查找問題,并梳理制定整改措施,確保有一件改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做到整改無死角、問題無遺漏。開展拉網式、地毯式、起底式的摸排整改,對已達標項目,持續鞏固提升,把工作精度調整到“微米”計量,以“繡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實、做到位。二是聚焦利民惠民抓突破。堅持在全面提升精細化服務管理和軟硬件設施功能上下功夫,以道路交通、環境衛生、市場經營三大領域專項整治為抓手,完善城市管理體制機制,用數字賦能文明創建,努力推動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交通、基層治理等智慧應用,為城市管理創造新工具、構建新模式,提高城市管理的能級和質效,讓群眾在就醫、就學、出行、辦事上更加便捷。三是聚焦文明素養抓突破。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推動創建“文明城市”向建設“城市文明”轉變為目標,以加強誠信建設和推進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為內容,統籌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持續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創新拓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