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老熟妇仑乱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聚焦改進創新 提升文明質效丨機制創新案例網上展示活動】第11期 | 天水市:健全機制 鞏固提升 常態長效推動文明創建取得實效

日期:2025/03/21 10:03  來源:天水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字號:[][][]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實全國、全省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甘肅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聯合甘肅文明網即日起開展甘肅省精神文明建設機制創新案例網上展示活動,旨在通過聚焦工作機制、豐富工作載體、打造優質品牌等創新舉措,進一步做優做強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創新、亮點工作,為推動新時代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借鑒、可推廣的鮮活經驗、特色做法和生動實踐。

  天水市:健全機制 鞏固提升 常態長效推動文明創建取得實效

  近年來,天水市堅持以創促建、以創促管、以創提質、以創爭優,健全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不斷內聚力量、外樹形象,形成精神文明建設強大合力,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一、健全機制,規劃引領明方向。一是堅持高位推動。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每年專題研究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論述摘編》,并將精神文明建設納入全市領導班子考核,不斷加強黨對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領導。二是靠實工作責任。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總指揮長的創城工作指揮部,建立工作通報、群眾監督、宣傳教育、“紅黑榜”等制度,每年組織召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創城工作會、培訓會等專項會議,明確工作思路、推進步驟和任務分工,推動全市創城工作一體謀劃、協同推進。三是廣泛凝聚合力。發揮精神文明建設專項工作機制牽頭抓總作用,統籌協調各方面資源,創新載體、形式、內容和手段,促進相互流通、同頻共振。四是注重學習宣傳。先后赴四川德陽、河南安陽、甘肅金昌等地考察學習城市建設管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等經驗做法,開闊視野,拓展思路。

  二、示范帶動,典型引領樹新風。一是弘揚核心價值。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創建行動”和做文明有禮天水人“十大文明行動”,開展“強國復興有我”“我們的節日”等系列活動1000余場次,累計刊發、轉載、發放《文明養犬》《文明過節》等倡議書、折頁10萬余份,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巡禮和“文明微講堂”2000余條次,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生活。二是選樹宣傳典型。持續放大“德潤天水”品牌效應,常態化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選樹和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常態化發布模范事跡210余條次。邀請各類模范代表參加公祭伏羲大典、萬人婚禮、模范拜年等活動,舉辦“公民道德宣傳日”主題宣講86場,營造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目前,全市有全國道德模范5名(含提名獎)、省級道德模范7名,中國好人5名、甘肅好人56名、天水好人515人,新時代甘肅好少年23名、新時代天水好少年155名。三是開展主題活動。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開展“倡樹文明新風、勤儉文明過節”“文明實踐送溫暖、志愿服務獻愛心”等群眾性文體活動3200多場次,豐富節日內涵,弘揚民俗文化。四是塑造文明新風。組織開展“移風易俗遏制高價彩禮弘揚正能量”主題微座談、“秦風集體婚禮暨婚俗展演展示活動”“紅色文藝輕騎兵”等文化惠民活動400多場次,發放《倡導文明祭祀宣傳移風易俗倡議書》《市民文明手冊》等3萬余冊,發表“抵制高額彩禮、倡樹文明新風”的詩歌作品20余首,引導廣大群眾自覺破除惡俗陋俗,提倡文明新風。

  三、鞏固提升,文明創建增內涵。一是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龍頭,不斷健全完善創城常態工作機制和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機制,引導廣大群眾在參與文明創建中培養文明意識,形成文明習慣。注重發揮好12345便民服務熱線“窗口”作用,廣泛征詢群眾意見建議,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積極聽取群眾評價,群眾參與率、知曉率和滿意度逐年提升。目前,有市級以上文明單位509個、文明村鎮334個、文明校園258所、文明家庭123個。二是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通過“鄉村大喇叭”“百姓講堂”“庭院課堂”“紅色課題”等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宣講方式開展宣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優化“點單派單接單評單”等機制,更好服務群眾、成風化俗。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7個、實踐所124個、實踐站2846個,實踐點(基地)363個,“甘肅好人”文明實踐品牌工作室7個。三是以法治涵養城市文明。頒布實施《天水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常態化學習宣傳,開展集中活動30余場次,發放宣傳資料20余萬份,推動文明從“軟指標”變成“硬約束”。四是扎實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堅持黨員干部引領帶動,堅持集中和常態相結合,持續深化“包街包巷包小區”責任制,每周五下午,黨員干部職工下沉主次干道、街道社區、背街小巷開展衛生清掃、植綠護綠、文明勸導等志愿服務,積極助力“天水麻辣燙”服務保障,累計發出《致廣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等10萬余份、宣傳短信625萬條,市委、市政府及市文明辦發出的《感謝信》瀏覽量累計突破50萬次,賦能流量經濟,推進雙向奔赴,形成了全民支持創城、參與創城、點贊創城的濃厚氛圍。

責任編輯:任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