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16 10:04 來源:瓜州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
字號:[大][中][小]
近年來,酒泉市瓜州縣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聚焦“革除陳規陋習、培育文明新風”目標,系統推進機制創新、分類治理、文化浸潤、基層自治、示范引領,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從“面子”煥新到“里子”提質,為鄉村振興注入精神動能。
機制驅動“聚合力”,構建共治“責任網”
堅持高位推動,成立由縣委宣傳部、民政局、農業農村局等多部門組成的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瓜州縣推進移風易俗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將移風易俗工作納入鄉鎮年度考核指標體系。針對婚喪領域突出問題,縣紀委監委牽頭整治黨員干部違規操辦婚喪事宜問題,全縣實施“公益性節地生態葬示范園改擴建”民生工程,減免殯葬服務費用惠及群眾3000余人次。縣委宣傳部、縣婦聯、團縣委聯合開展“最美家庭”“新風示范戶”評選活動,建立“星級化”動態管理機制,選樹典型家庭50余戶,以榜樣力量引領群眾觀念轉變。
城鄉雙線“精準改”,靶向破解“老大難”
立足城鄉差異和群體特點,分層分類推進改革。在農村地區,重點整治高額彩禮和人情攀比,推行“紅白事消費限額”標準,成立“媽媽婆婆說彩禮”協商議事會,創新“入戶走訪+院壩會+承諾書”工作法,將彩禮限額標準寫入村規民約,推動全縣平均彩禮金額下降20%。在社區推行“文明婚俗一站式服務”,倡導婚事新辦簡辦,打造“新風禮堂”3處,提供集體婚禮策劃、婚育指導、頒證儀式等特色服務,2025累計舉辦簡約婚禮60余場。針對老年群體,依托全縣10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設“銀齡課堂”,每月開展“孝老愛親”主題講座、“養老詐騙”普法宣傳,覆蓋群眾3.2萬余人次,實現“物質贍養”與“精神關懷”雙提升。
文藝巡演“種新風”,紅黑榜單“亮規矩”
以文化浸潤推動觀念改變,聯合文化館組建文藝輕騎兵,開展“移風易俗巡演鄉鎮行”活動150余場,惠及群眾5萬余人次。全域打造“鄉風文明示范帶”,建設鄉風文明主題廣場、文化墻繪等陣地45處,設置“新風紅黑榜”公示欄,動態展示先進典型和負面案例。結合清明、七夕等傳統節日開展“文明祭掃”“集體頒證日”等特色活動,發放文明祭掃倡議書2萬余份,綠色殯葬、簡約婚俗接受度提升至80%以上。
村規民約“立標尺”,積分管理“激活力”
推動移風易俗納入基層治理體系,修訂完善全縣84個村(社區)村規民約,將彩禮限額、宴席標準等納入條款,推行“積分制管理”,村民參與志愿服務、簡辦紅白事可累計積分兌換生活用品。規范村級紅白理事會運行,制定《紅白事操辦指南》,明確“婚宴不超過15桌、喪事不辦流水席”等細則,推行“事前介入、事中監督、事后回訪”服務模式,2025年累計勸導簡辦紅白事200余起。組建“鄉賢調解隊”“道德評議會”等自治組織,運用“情理法”融合調節法,成功化解彩禮糾紛、贍養矛盾143起,形成“群眾說事、鄉賢議事、村委辦事”的自治新格局。
黨員帶頭“作表率”,法治護航“清風氣”
發揮黨員干部“頭雁效應”,嚴格執行黨員干部婚喪事宜報備制度,實行科級干部“雙報告”制度,2025年全縣黨員干部簽訂承諾書1000余份,帶頭簡辦婚喪事40余場。聯合司法部門開展“民法典進鄉村”普法活動,組建“法官+律師+人民調解員”普法團隊,通過“以案釋法巡回法庭”“法律明白人”培訓等形式,重點解讀“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遺產繼承”等法律條款。
發放宣傳手冊3000余份,解答咨詢1500余人次。開展殯葬領域專項整治行動,查處違規銷售封建迷信用品商戶2家,推動殯葬市場規范率提升至95%,形成“黨員帶頭示范、群眾緊跟參與”的良好文明新風尚。
下一步,瓜州縣將持續深化移風易俗改革,以“文明培育+實踐養成+制度約束”三管齊下,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從“短期見效”向“長效常治”邁進,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