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5/19 17:05 來源:文明白銀
字號:[大][中][小]
青少年健康成長,關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近年來,白銀市平川區緊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加強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建設,積極構建“校內外聯動、家校社協同”的育人體系,推動形成陣地建設標準化、課程體系特色化、思政教育立體化、實踐育人常態化,有力促進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強化陣地育人,構建“全鏈條”成長生態
突出陣地建設強根基。實施陣地優化工程,升級改造多媒體教室5間,新建音美體特色功能室3間,配備智能教學設備23套,建成4個校外實踐基地,涵蓋文化傳承、科技創新、生態保護等領域,打造集“學習空間+社交場所+實踐基地”于一體的復合型教育綜合體。
注重師資培養提質量。組建“專業教師支撐、行業名家領航、社會志愿者幫扶”的跨界師資隊伍,建立動態師資庫,成立返鄉大學生、西部計劃志愿者藝術支教服務隊31支150人。實施“青藍工程”師徒結對計劃,通過教學擂臺賽、課程共創等方式,培養既有理論教學能力,又有實踐指導能力的雙師型教師。
擴大輻射網絡增效能。聯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構建起“1個中心+20個社區站點”的網格化服務體系,在4個街道設立“周末成長營”,為青少年打造家門口的“夢想加油站”。以5所鄉村學校少年宮為主陣地,組織開展援教聯盟送教下鄉活動,在知識傳遞、視野開拓和成長陪伴中促進農村未成年人全面成長。
創新特色育人,打造“分層供給”服務體系
精準課程供給體系。建立需求調研、課程開發、效果評估動態調整機制,形成涵蓋藝術、科技、人文等6大領域課程體系,采取“公益+社會化”運作的方式,設置課外服務“菜單”,開設公益課程184課時,服務青少年3000余名,課程滿意度達到97.6%。
創新情景教學模式。打造“行走的課堂”研學品牌,組織“重走長征之路”“黃河文化探源”等主題研學活動23次,開展“未來工程師”“小河長計劃”等項目式學習,組織青少年參與社區治理、環保實踐等活動39次,形成實踐成果報告126篇。
加強特殊群體幫扶。建立困境兒童關愛機制,開設留守兒童“周末加油站”,累計開展藝術幫扶活動47次,惠及特殊群體兒童632人次。深入實施“家之愛”愛心托管項目,通過定制化課程包深入偏遠鄉鎮,年度服務里程達2600公里。
突出思政育人,深化“三維浸潤”價值引領
實施文化基因解碼工程。組織開展“共筑中國夢”“文化探源”“紅色基因傳承”“追尋本土歷史”等主題研學實踐教育活動22期,編成國情教育《華夏魂·少年夢》、省情教育《隴原情·少年志》、市情教育《銅城韻·少年行》三類研學教育成果集。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石榴籽”育人品牌,開展“民族故事匯”“共話團結藝術展演”等特色活動17場。打造民族團結教育主題展廳,設計“民族知識闖關”“民俗體驗工坊”等互動板塊,年接待參觀學習1.2萬人次。
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創作大賽,引導青少年用微電影、動畫等形式深入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舉辦“傳興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書法比賽及主題演講活動,組織開展“童聲里的中國”“百萬師生唱響祖國”等愛國歌曲傳唱活動,唱響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時代主旋律;建立“紅領巾宣講團”,開展社區宣講28場,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從認知層面向行為層面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