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6/24 16:06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號:[大][中][小]
近日,2025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黨的創新理論網上傳播分論壇在合肥舉行,分論壇以“讓黨的創新理論照耀網絡空間”為主題,發布了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共建行動計劃、地方“文明+”矩陣新媒體典型案例,發起了“好好學習”文明傳播矩陣,引發廣泛關注。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在互聯網上以更生動、更多元的方式“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新時代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命題。
數智賦能,讓理論傳播更“接地氣”。隨著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深度應用,數智化轉型為理論傳播注入了全新動能。近年來,主流媒體充分發揮數智技術傳播速度快、觸達范圍廣、吸引力感染力強的優勢,推動理論傳播從單向灌輸向沉浸互動轉變,使其更貼近不同受眾的需求,讓黨的創新理論更加深入人心。
創新表達,讓理論傳播更“冒熱氣”。理論傳播要突破“最后一公里”,必須創新話語表達,適應網絡傳播規律。理論傳播正經歷從“入眼入耳”到“入腦入心”的轉型,傳統“說教式”傳播在信息碎片化信息時代已顯乏力,而即時反饋、個性化推送、多媒體呈現等特點的“互動式”傳播,讓理論傳播可以既嚴肅又活潑,既深刻又生動。創新表達方式不僅增強了理論的吸引力,還激發了公眾的學習熱情,讓廣大網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理論教育,讓黨的創新理論在網絡空間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青年引領,讓理論傳播更“有朝氣”。本屆網絡文明大會中,青年代表的發言、青年網絡文明倡議的發布,彰顯了青年在理論傳播中的重要作用。青年作為互聯網上最活躍的群體,既是內容的消費者,更是傳播的主力軍,用青春話語詮釋黨的理論,用黨的理論吸引青年,既是責任擔當,也是時代使命。從《覺醒年代》彈幕刷屏到“新思想”互動H5,年輕人用青春語態賦予理論傳播新的打開方式,讓正能量與大流量同頻共振。要多鼓勵青年在學深悟透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既確保理論準確性,又形成“學理論-懂理論-傳理論”的良性循環。當更多青年從“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傳播者”,成長為有朝氣、有擔當的青年理論傳播者,黨的創新理論定能在網絡空間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讓黨的創新理論在互聯網上生根發芽,是凝聚社會共識、筑牢信仰之基的關鍵。我們期待更多創新實踐,讓黨的創新理論真正通過網絡“飛入尋常百姓家”。(朝陽門工作室 王倩 藺長睿)